空中俯瞰建設中的清水塘生態科技新城。 (全媒體記者 譚浩瀚 攝)
株洲日報社首席記者 吳楚
“要着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,充分發揮創新驅動作用,走綠色發展之路,努力實現鳳凰涅槃。”
——習近平
清水塘這五年,波瀾壯闊。
壯士斷腕,關停261家傳統化工及相關企業,再引進三一能源裝備園、綠地濱江科創園等項目,這是一次傳統工業的轉型升級。
鳳凰涅槃,從“株洲驕傲與株洲之痛”的榮辱一身,到“騰籠換鳥”後的訪客如雲,這是一場生產與生活之矛盾的和解。
灰天、黑地、污水已成過往,公園、湖泊、綠樹正在路上,脱下“黑外套”,穿上“生態裝”,這是一種詩意生活的迴歸。
類似體量的片區轉型,沒有模板,沒有退路。數萬職工的妥善安置,事關生存,事關穩定。
在情與理的衝突、舍與得的考量、思與行的實踐、現在與未來的謀劃中,株洲大膽決策、細心操作,為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奉上“株洲經驗”,向全國提供基層治理的“清水塘樣本”。
【淘寶集運香港】
三一開工日 夢想起航時
11月20日上午,清水塘片區。在新舊交替間,生機湧入眼眶。
車輛穿梭在剛通車的路上,廠房從工人手裏長出來。冬陽暖人,即將成為工業遺址公園的建築默立不語,往事在空中浮現。
“生活更乾淨了,變化太快了,我們都期盼着新清水塘。”緊挨着株冶廠區的銅塘灣街道辦事處霞灣新村村民袁毅明説。
村民的評價,是蝶變的佐證。而對建設者之一的清水塘投資集團副總經理丁勇來説,這是一份莫大的肯定與鼓舞。回首三年,太多難處。
“從搬遷改造號角吹響到今天,我們每天都在答題,絕大多數題目沒有參考答案”丁勇説。
大小兩百多家企業,其中不乏行業龍頭。最初本打算先搬大的以帶動小的,可大的基本不搭理你;先搬小的,又被指責專盯着小的下手。有企業剛收到訂單就要搬,有企業快交貨了要立馬停,無異於斷人財路。
“輿論壓得人喘不過氣。”丁勇説,“一千多個日日夜夜裏,是數不清的不同層次、不同緯度的博弈。”
大量青壯年在廠子就業,很多人都是家裏的頂樑柱。故土難離、事業發展、家庭穩定等一系列的複雜的社會情緒在湧動,工作者與“被工作者”一樣時刻神經緊繃。
治污土壤面積8000多畝,污染積澱深、成分不一、零碎分散,隨意施工又容易造成二次污染,責任劃分、技術選擇、資金保障等問題交織。
“我司負責籌措支出一切搬遷改造費用,而當時我們無任何收益及現金流、無信用評級、無抵押物。在外部,還面臨融資政策收緊、融資渠道收窄、招商競爭激烈等現實處境。”丁勇回憶。
新城規劃很細緻,但首批入駐項目非常關鍵,起到定位作用。招什麼項目、項目肯不肯來清水塘,在最初時心裏完全沒底,任何一次談判都要反覆磋商。
丁勇説,所有困難、艱辛、忐忑,在三一能源裝配產業園破土動工那天暫時告一段落,所有的付出都值了。
“三一集團、綠地集團的進駐,為清水塘新城建設標註了新的高度,為打造中國動力谷注入了強勁動力,為建設製造強省增添了新的動能。”在2019年12月26日的開工儀式上,市委書記、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毛騰飛説。
網格化治理 和諧進行時
在清水塘街道沈家灣社區,幾乎每個月都會舉行一次門球比賽。82歲的株冶退休職工周漢武既是組織者又是參與者,不過,門球,只是他晚年生活精彩之一。
“適合老年人的活動,小區都能找到。”周漢武説。
就在兩年前,這裏的居民卻經歷了一場人心惶惶的“清靜”。
沈家灣社區,有不少株冶生活區。株冶搬遷的消息,像石子砸入平靜的湖面。
社區書記廖青梅難以忘記,剛啓動搬遷那會兒的某天早上,一位老人到社區來玩,忽然很悲傷地説:沒人管我們了。
“我們社區大部分家庭一家三口都在廠裏上班,廠子要搬,他們擔心房子維修、物業、後勤、基層服務等這些過去廠子包辦的事情都將沒有着落。”廖青梅説。
周漢武説,老人們有怨言,想着辛苦了大半輩子,到頭來廠子沒了。年輕人很迷茫,不跟着廠子去外地選擇買斷,得重新找工作。但去了外地,又無法照顧家中老小。
迷茫、悲傷、無所適從、慌張等情緒在社區升温,原本一派和諧的社區開始人心分離。
“感覺小區里人一下就少了很多,非常清靜。”周漢武説。
而對廖青梅等基層工作者而言,彼時,基層治理無異於站在了一個集體情緒的火山口,稍有不慎,隨時釀成大事。
隨後,全市的網格化試點在沈家灣所屬的清水塘街道展開。社區跟網格一套人馬,社區幹部化身網格員後,由原來的反應式服務完全轉變為參與式服務,服務效率明顯提高。
“有位居民跟着廠子去衡陽上班了,家裏老人突然病了,打個電話給社區網格員,網格員立即上門送老人去醫院。”廖青梅説。
網格化管理深入推進,特別是推行“網格+黨建”之後,居民發現事事有迴應、件件有着落,他們的心漸漸安定下來。
小區完成改造、引導居民自治、建立志願者隊伍等一項項工作讓居民沒有後顧之憂。雖然廠子不在了,但居民生活依舊精彩,人心開始從離到合,和諧局面又回來了。
【淘寶集運香港】
1.2016年3月,投資100億元的清水塘老工業區棚改啓動。
2.2017年2月7日,市十五屆人民政府第二次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《2017年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工作方案》。
3.2017年2月18日,株洲市委、市政府召開清水塘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攻堅動員大會,下達最後“攻堅令”。株洲市和石峯區兩級迅速成立指揮部,市委、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分別擔任市指揮部政委、指揮長,3位市級領導和來自全市各條戰線的200多名工作人員常駐清水塘辦公。
4.2017年3月,株冶有序啓動關停工作。
5.2018年初,石峯區在全市率先試點“網格化”管理,試點選在地處清水塘老工業區腹地的清水塘街道。
6.2018年12月30日,五礦株冶在清水塘片區的最後一座冶煉爐熄火關停。至此,清水塘老工業區261家企業全部關停退出。
7.2019年9月23日,清水塘老工業區產業新城整體開發PPP項目開工,項目包含“一橋一塘六路”,隨後,清水塘大橋啓動建設。
8.2019年12月25日,三一能源裝備園、綠地濱江科創園在清水塘老工業基地破土動工。
9.2020年10月1日,清水塘大道(建設北路——銅霞路)正式開放通車。
10.2020年11月10日,清霞路二期正式通車。
手機掃碼觀看【淘寶集運香港】清水塘蝶變大事記
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,查看全部